就是马兆
可以称得上是电影《流浪地球2》中最难理解的角色之一。据影片介绍,马兆是北京数字生命研究院的院长,我们可以称他为“550系列之父”"MOSS之父”也不为过。他可以说是整部电影中最言行不一的人,让我们来看下面的几个场景:场景一
(资料图)
图恒宇在550A中迭代了几百次图丫丫,才生成了2分钟的数字化自主意识。而马兆第一次看到图丫丫的自主意识的时候,并不惊讶,而是直接问“迭代了多少次”。有没有一种可能是,图恒宇做的这种迭代,马兆自己早就做过(见过)多次实验。他给图恒宇数字生命备份的时候,说自己的销毁了,并说不愿意死后数据被别人拿去做实验。试问,一个对数字生命计划如此反感的人,为何是数字生命研究院的院长。
场景二
他给图恒宇解释数字生命计划被终止时用的是“法律意义上的禁止”,如果法律禁止的事情就不能做,那就不会有这么多反对移山计划的抗议者了。这种表述类似“原则上可以”(这次不行)、“原则上不行”(特殊情况可以),所以“法律意义上禁止”,言外之意可能是在暗示图恒宇说:如果实验非公开也许可以、如果是个人行为也许可以、如果有特别授权也许可以等。
场景三
图丫丫重伤没有被送去医院,而是被图恒宇带到了数字生命研究院,同事都在奇怪甚至吐槽为什么不送去医院急救。图恒宇将图丫丫的生命数据上传至550A的行为,肯定在当时也是违法的,或者是需要一定程序审核才能做的,但是马兆表示出了事“我负责”。但他在场景一、二中却说,当时放任图恒宇这么做是出于“同情”。这是不是在推脱法律上的责任,或者是一种官方的回答,毕竟图恒宇的行为是一种个人行为。
有没有一种可能是,马兆作为院长,不方便做类似实验,但是他的内心十分希望图恒宇这样做,没有比图丫丫更适合的人选了,也没有谁比马兆更希望看到数字生命实验的成功。
场景四
图恒宇在上传图丫丫数据到550W的时候,马兆带人阻止,却没有立即打麻醉针,而是问“还有多久”,当听到“还有87秒”后,就在那聊天拖时间,别人想要冲上去还被他拦着,生怕数据没上传完,在确信已经上传完成后才命人打麻醉针放倒图恒宇。结论同场景三。
场景五
马兆用图丫丫的数据做交易,要求图恒宇参加恢复北京根服务器的任务,同意用550W给图丫丫完整的一生,显然,“法律上的禁止”在这里已经是一句空话,即有了更高级别的授权便可以违反法律上的禁止。并说图恒宇毫无选择,只能接受。这里明显是挖坑给图恒宇跳,图恒宇也只能跳。
场景六
准备执行恢复北京跟服务器任务前,工作人员询问马兆的遗言,他在平板上画了一个∞,一个全程不苟言笑,鲜有发言的人,为何要无限循环,并且他留下这个遗言想要给谁看?
有没有一种可能,马兆自己本来就认为,数字生命和实体生命可以如此循环,形成一个莫比乌斯环,而在环的两面上,一面是图恒宇和图丫丫,一面是MOSS、或者一面是图恒宇,一面是图丫丫+MOSS。
场景七(关于场景六结论的另一种可能)
片尾中,MOSS将图恒宇称为架构师,并且展示了无数个基于AI算法的图恒宇可能的世界。结合2058年月球危机后,马兆对图恒宇说:“日志显示,丫丫上传成功后1.7秒,逐月发动机就开始过载运行,我不觉得那是巧合。”有没有这种可能,就是图丫丫的生命数据上传550W后,550W便开始按照对图恒宇的分析那样,不断的自我迭代图丫丫,迭代出无数个图丫丫的世界,由于图丫丫已经拥有完整的人生(从2分钟增加至69年),计算量的突然增加,导致550W的性能过载,从而导致逐月发动机过载。(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,那就是MOSS视角下的“只有毁灭人类才能拯救人类)这也验证了MOSS说图恒宇才是数字世界的变量,因为MOSS在没有图恒宇生命数据之前,一直迭代的图丫丫,而图丫丫的认知行为、思维逻辑等都只是一个孩子,迭代图丫丫出现在可能性远没有迭代图恒宇学习的更快。所以,片尾图恒宇取代图丫丫成为新的架构师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